幾年前,《衛報》的一名記者采訪了卡尼曼。采訪安排在倫敦一家酒店大堂旁邊的一個小房間里??崧敃r已經80多歲,聲音低得幾乎聽不到。記者問了這樣一個問題:“人們如何讓自己的思維更高效?”
“如果我有一根魔法棒,我最希望消除掉的是什么呢?”卡尼曼斟酌著自己的話,“過度自信。”
卡尼曼的輕描淡寫仿佛顯不出這個回答的重要性。實際上,我們大多數人都遭受著過度自信的影響。
我們自認為比實際上懂得多,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比一般人聰明、比一般人漂亮、比一般人技藝高超。在工作中,我們總覺得自己比旁人工作效率高;在聚會時,我們總覺得自己比屋子里的一般人更有魅力。
這種過度自信每個人身上都會有。
在政治領域,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伊拉克戰爭中,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,戰艦上就已懸掛上 “勝利完成任務”的標語。
在商業領域, 只有過度自信才能夠解釋那些爆炸性事件: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的并購案,或者房地產危機中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。
在體育比賽中, 拳擊手倫諾克斯 •劉易斯在贏得重量級冠軍以后,居然被街頭的無名小卒擊倒。
過度自信最終會阻礙有效學習。當人們處于過度自信的狀態,就停止了學習的過程。他們不會再進行練習,也不會繼續追問。
在需要更加刻苦鉆研的學習方式上,過度自信尤其有害。一旦我們認為自己已經懂了,就會馬上放棄繼續尋找知識內在關系的努力,更不會考慮知識和技能在不同場景下的運用。
過度自信可不單單是影響監控學習進度或者元認知方面的問題,而是停止了努力思考、停止了反省,不再努力把學習內容轉化為自身的習慣。正是這樣的問題引導我們關注學習的最后一個階段: 對所掌握知識進行回顧反思的各種方法。